翁心诚的“三袁与佛”研究

来源:作者:采编 呙林鹏 发表日期:2017-06-16 10:00:46

翁心诚简介
    翁心诚,本名翁承新,原公安师范高级讲师。曾在多家出版社与多种报刋发表各类文章三百余篇,主要著作有《教学百法》、《佛法与太极拳》、《三善事与理》,《袁中郎学佛》等。近十年,钻硏袁中郎佛著《西方合论》,提出三袁文化的旗帜是"主性灵尚妙悟”,中郎佛著是传统文化的金矿,中郎与佛等身,《西方合论》与佛经齐位。其新著《袁中郎佛学与<西方合论>初探》即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,文稿正在校对中。著者认为:公安三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,袁中郎应名列前茅(凡圣真俗同评),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首肯与支持。眼下,他正在对《袁中郎尺牍》的佛理进行深入硏究。
    

    《袁中郎学佛》与《袁中郎佛学及<西方合论>初探》内容简介
  一般读者只知袁中郎是公安派文化领袖,历史上十大散文家之一。却不知他是儒道佛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,是一位佛学大师,是人类思想解放的早期启蒙家。他有一个主旨:以儒为佛事,借孔续瞿昙(释迦)。翁心诚经过数年研习,以中郎佛学代表作《西方合论》为契入点,统摄中郎所有原著,直指传统文化精魂神魄,充分肯定袁中郎天纵大才,精进勤谨,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的境界。他的著作对于今天的读者,仍然有无限的摄受力、教化力与生命力。翁心诚在三袁故里生活与工作近半个世纪,翻检原始资料,搜集民间传说,硏究古代文献,吸收佛学法论,在读诵《西方合论》中,逐日写下了近二百余篇短文。现选择其中八十来篇,编印成册,分别由东方文化与南京大学出版。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专家、南京大学博导周群教授还为他郑重写了序文。
  该著显著的特点是:普及性学术与深入性探讨相结合;原著录选与通俗解读结合;专题佛著与短章精选结合。多侧面全方位介绍中郎佛学思想,使读者认识到中郎佛学是中郎著作之宝藏,不开掘则不能理解中郎文学的整体价值。
 重点目录
         一、人生佛乳篇
          1、天恩祖德积善福
          2、佛理善根源至孝
        二、广庄法雨篇
          1、万物一马齐物论
          2、笑谈生死大宗师
          3、法天法地应帝王
         三、西方佛光篇
          1、自性本真你我他
         2、合论要核第九卷
         四、、合论提要篇
          1、信愿止观六度行
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博采诸论会归一
          五、《金屑编》篇
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乘“无底舟”入“针孔海”
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以见为见见为屑
          六、《德山䴤谭》篇
            1、以净摄禅禅归净
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禅净一体《珊瑚林》
       七、道妙正名篇
           1、浸浸佛乳母亲观
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暗合道妙妙何在
  
样稿选录
   浸浸佛乳母亲观
   母教之重要已被我们数千年历史所证实。周代开国初,太任、太姜、太姒养育了以周公为代表的五位圣人,故以“太太”尊母。尔后历朝历代圣贤辈出,实乃母教之大功大德。
    中郎的母亲观既继承传统精神,又有创新卓见。他的观念里浸漫了佛乳法雨,因而精光独耀。我们仅从《寿洪太母七十序》与《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》(《袁宏道集笺校》第1131——1133页)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得一清二楚。
    万历三十三年(公元1605年)九月二十六日,中朗异母弟宗中之母洪太夫人七十大寿,宗族里少长咸集,以序敬酒。轮到宏道,族长说:“文辞你所专长,何不以一言而敬。”宏道拜谢,推辞自己才思不敏。族长坚持,于是宏道说:“木长而茂盛,必以其根坚实。根道即母道。百围之树,接云挨雾,荣瘁消长,唯根是托。今孝廉弟蓊然就荣,如花果之方萼,梗楠杞梓之用,将在他日,请以此相敬。”族长颔首说:“此喻甚当,然天下文士之母,皆可以此语而诵。宏道又说:“母内政修饬,以道相夫教子。母联宗室,待人以诚,母之功在祖宗。母攻苦茹酸,抚异母子如己出,母之功在子孙。家虽酷贫,好施不厌,一粥一缕,与啼哭者相施,功在乡邑。”
     族长听罢,说:“语善有证,实录其事。来日可编于彤管。”于是太母高兴,命诸孙从饮,尽欢而散。
     在《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》中说:“凡物所托者坚,则其发必巨,而用必远。”“百围之木,必于崇冈,五年而一干,十年而一节,而后栋宇榱题之用,施于朝廷,而被于天下。故凡物之为远施洪受者,必其母之历大春秋者也。”又说:“于以母之贞恒,验献夫之迟,故知献夫之用大,又以献夫之发迟而用大,验所托之非常,故知母之为高陵乔岳也。”
    李献夫是宏道好友,才高文誉,场屋老手,开爽敏捷,其文有奇气,于官任上敢于直言,沛然如瀑布注峡。献夫的人品与文才、文气与其母训导有关。其母年幼,丧父孤苦,言笑不出闺阁,故在家贤淑。后成家后,事公婆如亲,甘于贫困,柔顺待人,勤俭持家,教子甚严,母以身示范,为世显儒,故母有仁者之德相。
    翻检中郎以母为题的诗文作品,有《沈母篇》(382)、《漂母祠》(570)、《古诗为杨中翰母》(603)、《贞寿诗为冯太史母》(603)、《圣母塔院疏》(1193)及前面所题二篇,共七篇。描绘了母亲的含辛茹苦,以命教子,寄希望于儿女的感天动地的慈悲情怀与贤淑美德。
    “泪作笔花血作点,当面堆笑背面泣。”“泪湿琐窗花,红纸也成血。”(1229)“母之不泪,其智有过人者。”“惟记西方忆子之母,重念南国失乳之儿。”(1568)“笑他白首女天子,不及沙头愚妇人。”(570)等诗句,反映了中郎的大母亲观。包括母爱、母教、母寿观。请让我侧重从前文所引寿七十、寿八十的两篇文章中,略作浅说。
    1、至尊至上母之亲爱观。母爱伟大而崇高,在于以自己的血与乳、汗与泪养育了自己的子女,母子、母女之亲是天上人间第一大伦。佛以若母忆子、如子忆母作为最亲表达,母爱是大爱。母子有亲是“父子有亲”的前提。而“父子有亲、君臣有义、夫妇有别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”被称为“五伦”,“五常”、“四维”、“八德”以“五伦”为基石。故母亲是大根大本,至尊至上,一切美德、作为、事业由此奠定。宏道的母亲观是最透彻、最本源、最正确的人伦大观。从他反复喻比、叙写、阐释的一个“根”字可证。
    2、至清至淑圣女观。圣母由圣女而来,清净贞洁,贤惠明德,教养有素,困窘时能熬贫穷,富贵时能守节俭,心地慈善,如此圣女才能成为圣母。圣母者,相夫教子,以道训后,威仪住持,所培养为圣贤君子。以子为子,以人子如同己出,胸怀宽宏,柔和亲顺。这一宣说对于当今社会优化我们民族后代,重视淑女教育、贞节教育,抵御歪风邪气,意义犹大。
    3、至仁至德母寿观。母有“凝结”,子可“发舒”。“凝结”什么呢?德能、智慧、相好,清净,庄严。子女“发舒”什么呢?儒释道的精魂神髓,于己正心诚意,于人慈善,齐家治国平天下。如此“至翕”生“至张”,“至翕”者为母,“至张”者为子,如同高山为体,乔木为用。寿母之功,功在祖宗,功在子孙,功在乡邑,功在天下。如此之母,必有仁者相,“仁者寿”,“仁者乐山”。宏道宣说的这一因果天律,过去被演义过,现在继续演义,今后还将演义。
佛祖在经上说:净业三福,诸佛所修。所言“三福”中第一福首句是:孝敬父母,事奉师长。为什么要孝敬父母,宏道以佛理侧重谈孝敬母亲的大道理,母之恩如山如海,天高地厚,父母平等,母亲更重。母亲从怀胎起,就以心念与正行对胎儿产生重大影响,而出生后一千日几乎每日受父母的影响,强调了母亲的功勋,也强调了母亲的独特责任,写得至极至真,为历代文章大家所未及。佛在经上书,杀父杀母(含伤害父母、意害父母)为人间第一大罪,按经论,非堕地狱不可。宏道针砭时弊写道:“世不信寿者必仁,仁之必有后也,盍于山之蓊然郁然者观之。”今天读来,令人震撼,仍有无限的生命力、感染力与教化力。